可还记得自己今年贵庚?哈哈哈哈。”
“夫人教训的是。”李恪昭沉嗓微喑,沙沙的,带着笑。
六公子有错必纠,毫不犹豫就做起“大人”该做的事来。
窗外月色好,帐内春意浓。
*****
自九月初一李恪昭正式接手屏城军政事务起,所有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到九月廿三,叶冉坐镇的“屏城军尉府”,及明面上由卫朔望为主官、实际由卫令悦理事的“屏城郡副丞府”皆有了大致稳定的班底雏形。
与此同时,无咎也陆续从宜阳带来合计约一万五千名兵卒。
这批兵卒是为攻打积玉镇而招募,而最初李恪昭在信中对公仲廉提出的募兵请求为两万人。
短短二十余日间,无咎为此在屏城与宜阳之间来回奔走不下十次,最终只带回一万五,他对此颇为内疚。
“时间紧,舅父也算尽力了,其中有五千还是他的私兵。”无咎向李恪昭解释此事时,眼睫微垂,并不直视他的目光。
李恪昭却不急不恼,亲自替他斟了茶:“嗯。还算厚道的。”
此事上公仲廉是否尽力,李恪昭心如明镜,事实上无咎也明白。
大争乱世,甥舅间那点不远不近的血脉亲缘,有时并不足以让人有倾囊相助的决心,尤其是这种帮助需损耗自身既得利益时。
公仲廉毕竟只是李恪昭的舅父,若成功打下积玉镇,这份收复失地之功主要在李恪昭处,公仲廉能得多大回报则取决于李恪昭的态度。或者说良心。
若届时李恪昭翻脸不认人,公仲廉最多能得微薄赏赐与口头嘉奖,再有点朝野间的几分好名声而已。有鉴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