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知该明哲保身、少说少错。
而李恪昭从头到尾面无表情,连眼角余光都没给谁一点。
待陈之道说完,缙王咳嗽一阵后,浑浊的眼神看向李恪昭:“可有自辩?”
这一年里少了太子分担国事,缙王操劳许多,肉眼可见地衰老不少。入冬后又有寒疾反复,说起话来有些中气不足的痰音,叫人愈发难辨喜怒。
“无。新政是对是错,自有君父裁夺。”李恪昭不卑不亢,不急不恼。
缙王几不可见地颔首,又看向陈之道:“依陈卿所言,屏城新政弊大于利?”
“君上英明,”陈之道捧芴躬身,旋即站直,“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此乃天道纲常,亦是国之基石。若基石不稳,则国有远忧。”
“如今屏城新政已成定局,若要修正此错漏,当如何解法?”
缙王这个问题让在场许多人为李恪昭捏了一把冷汗。这话怎么听,都像是要断定新政有错了。
陈之道面有淡淡喜色:“换人主政即可。”
缙王不置可否,再度看向李恪昭:“依你现今对屏城的了解,你三哥、五哥,或上阳君本人,谁更适合接掌屏城。”
李恪昭眉梢轻扬,执礼道:“积玉镇前鉴犹在,上阳君显然不是恰当人选。”
此言一出,朝臣中又不少皆低下头去,拼命抿唇忍笑。
积玉镇本属上阳君陈之道封地,当初就是因他懒政疏忽,才导致积玉镇被代国强占,最后还是李恪昭的人将之收复。
之后陈之道被处收去封地军政治权,如今只有享上阳之地食邑五千户。
这人也没个廉耻自知,眼见李恪昭将屏城打理得有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