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便不得不把他们放出去御敌,各个心怀异志,又手握重兵,离了京师,只怕更加难以掌控。
往好处想,他们御敌顺利,回京复命,战功彪炳,难以撼动,天子收回兵权之日会更加遥遥无期。往坏处想,他们中但凡有那么一两个,趁着拥兵在外,干脆扯旗反了,这大秦天下就会陷于烽火之中,彻底乱了……
不管哪一条,都是面前这位未来新君的大忌讳。
对沈昭最好的,就是在他登基后几年内不再有战事,给他足够的时间稳坐帝位,整顿朝纲,能将权柄尽收回来,使政由己出,到那个时候再战也不迟。
而这一切,倒是真的需要面前这位武安侯府唯一传人——长林君配合他完成。
徐长林也想到这一层,对沈昭的缜密心思钦佩之余,却又不免深深忧虑。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心底落下叹息。
可是他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南楚境内因常年战乱已是民不聊生,那群|奸佞只顾着搜刮敛权,并不顾百姓死活。
若是背水一战,拼上全国之力也只能搅得大秦内部纷争不断,纵然把沈昭拉下马,可大秦照样可以再立新君,而南楚却当真要毁在那群|奸佞小人的手里了。
当前最佳策略,便是各自积蓄实力,来日再战。
徐长林将这些暂且摁下,朝着沈昭深揖一礼,恭恭敬敬地问:“那么高大人是怎么死的,还请殿下赐教。”
沈昭将要张口,宁王抢先一步道:“有些话不必当着外人的面儿说吧?”
徐长林一怔,目光在这间书房里转了一圈,依次划过瑟瑟、沈昭和宁王,确定了,这里只有他是外人。
沈昭悠悠道:“八叔以为,若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