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首先接近的就是最外围的233号行星,它距离中间的死星最远,不过它的质量不大,相当于半个地球,在这233个星球中,属于质量偏小的。它围绕中间的死星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0年,但是奇怪的是,这个233号并不自转,似乎是被中间的死星锁定了。
这个星系的各个行星运行轨道十分复杂,人类的飞船质量也并不小,经过了严格的计算,找到了去往每一个星球的路径和轨道。不过这个星系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彗星,小行星,十分的干净,人们不用担心会被小行星或者彗星给击中。
按照日程表,人类在每一个行星上呆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在这多的一年里,人们要分析行星上的物质组成,主要矿物含量以及放射性等等,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寻找文明存在的痕迹。人们相信如此复杂的星系肯定有文明存在过,只要存在就一定有痕迹才对。
首批登录的仍然是先遣机器人部门,他们到了233的表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水源,建立基地,以方便后续建设部门。在这颗星球比较难的就是温度太低了,不止是人类的躯体受不了,就算是机器人,长时间暴露在如此低的温度下也会报废,他们的身体部件会因为急速低温变脆,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变成一滩粉末。
先遣机器人部门的机器人都是特殊材料制成,但是在如此低的温度下,他们也只能坚持72小时,在这七十二小时制内,它们必须建设好保温室,并且将发动机安装完成。有了发动机和保温室一切都好办。
在机器人工作这一段时间人类也不能闲着,通过各种仪器想要来证明这里有过文明的痕迹。原本人们以为这颗星球可能在地下有一定的掩体,就算是温度低,有生物活动总是需要空气和水分的,如果有掩体就能保证空气不外泄,能量损失会少一点。
但是通过扫描,这颗星球是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实心星球,不仅如此,这颗星球上既没有高山也没有盆地,整个星球表面的海拔高差不超过5米,这是多么平坦的一个地方!
等到基地建设完成,杨凯瑞带着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