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样对于研究和营救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人类精细计算了轨道,小心的调整了方向,停在了最合适的轨道,和大眼星一起绕着和多米星之间的质点运动。
既然调整好了轨道,人类便向大眼星排出了探测飞船和机器人登录队。这些飞船和登录队都的路线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计算。他们将要登录的地方是大眼星和科考星之间的那块区域。
因为科考星的重力影响,整个大眼星有点变形,人类选中的这块区域在靠近科考星这一侧,比起另外的地方有些凸出,相应的飞船和登录队受到的压力会小一些。
不只是在这里登陆,人们的营救计划也主要是在这一块区域进行。
飞船按照既定的路线准备“着陆”(现在不能叫着陆了,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说),他们顺利的进入了气压约等于1个大气压的高度,这里距离液态氢和硅酸岩的核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生物或者形似生物的物体。
按照计划,人类开始在大眼星上释放飞行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吸收热能的翅膜,身体又极轻,能够在1-2个大气压的范围内自由活动。它们会自动探测大眼星大气中的异常现象。
连续两天时间过去,人们并没有观测到这里有生命的迹象,这让人们有些纳闷。因为这里也黑旗飞船上的坐标区域,按照之前的例子,黑旗飞船上都有这些坐标区域智能种族的照片或者影像,人类虽然没有找到这个区域的照片和影像,但是这里应该有智慧种族才对,现在一个生物都没有发现也就太不应该了。
在人们的推测中,大眼星的几千公里的大气厚度里至少有两种储存能量的基本生物,一种是储存热能,能够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的生物,他们可能身体如一个个的射电望远镜,每一个都带着一个伞盖或者或反射膜,能够收集较多的热量,然后集中于能量收集装置。
另外一种生物应该是一种多孔的海绵状的超大生物,他们能够储存大眼星上的闪电,利用电能还可以运动到别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