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的坐标看一下其他星球,有没有关于黑旗文明以及自我复制的黑旗飞船的线索。
如果这次找不到,人类也不打算刻意继续寻找了。开启星门,继续探索宇宙建立新的星门是人类的下一个任务。
至于建设者,人类还是会寻找以前的合作者:斯通人、花园人、卡钨星人,双寻人还有卡森星人,原因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各自的生存环境参数,身体各项生理数据都很熟悉,干起事来也材算事半功倍。材料的话,这次肯定是找不到电缚物质了,肯定要采用常规材料才行,人类不可能为了星门特地去熄灭一颗星星。而且现在人类的星门最新图纸都是以通过一队飞船舰队大小的规模为依据,也不用消耗那么多的物质。
在人类和多米圈告别的时候,多米圈坚持要将6个小多米圈送进人类的战舰,还说这是为了保存他们这个物种,防止黑旗飞船再来投放微型传送器,也是为了人类的热能转换器能够早一点成功。
说道人类的热能转换器,因为是杨凯瑞领导大家在研究,基本理论的完成了,小范围内的变化也实现了,只不过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成型。其很大一个原因是人类用来试验的对象,各种活物或者机器一直长不太大,这个热能转换器虽然植入了感应和自我复制生长功能,但是不论在速度和大小上,都比不上原来多米圈给的那个样品。
人类的热能转换器最多也就自能覆盖一块约5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虽然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数据了,但是杨凯瑞对自己很不满意,他希望能够做到更好,甚至他以热能转换器为原形设计了一艘白矮星考察飞船,而现在这个最外面的最关键的装备却不能够再大了,这让人很是头疼。
多米圈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太过于急于求成,原本这些热能转换器是和小多米圈一起长大的,最起码也要他们进化前的时候,热能转换器才会首次启动,也就是说热能转换器要自我复制200多年。另外多米圈本身就是由原来的众多的多米圈组合而成,他们的热能转化器合在了一起,才有了多米圈现在这个能快速变大的热能转换器。
如果这六个小多米圈能长大,能繁殖,人类就会在他们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