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的老师和学风,适合极其聪明、或者自律强的学生。不过高中部的学生确实称得上百里挑一,这两者不知道何为因、何为果。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人早晚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只是有的早些,有的晚些。
安歌帮吴砾准备的卷子,吴砾拿到手有点呆滞。
初中的。
他虽然觉得可能安歌在嘲笑他,但没敢抗议。
安歌解释给他听,免得他心里存疙瘩,“看了你的作业和试卷,我发现有些初中的内容你没掌握,中考时没考,但是这部分对高中来说很必要,所以我们花点时间回过头巩固基础。”
“要是短时间内成绩没提高,你也别急,相信我,按我说的做,肯定有改善。”
辅导这件事,有过教徐蘅的经验之后教别人都不难。安歌把同类题目归到一张卷上,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吴砾是荒废了一年,并不是笨,渐渐地有点开窍。就解题思路来说,高中理科还比文科容易掌握,只要看每次月考数理化高手只差一两分,语英政差距就大了,实在是文科需要积累,靠的是大量的阅读与思考。
月考后文理分班,安歌、徐蓁和冯超选了理科,郑志远和吴砾也选了理科。分完班,安歌拒绝跟别人同桌,她宁可一个人。
徐蓁特别理解地说,“我知道,这个位只有方辉才能坐。”
那么多言情小说,徐蓁也不是白看的。
安歌大部分精力不在日常学习,在市级赛胜出后学校把她和何明轩视为种子选手,很多时间她都不在教室听课。竞赛跟日常学习不能兼得,一个阶段只能把其一当作重点。不过如果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前三十进入冬季集训,那么重点大学也是稳了。
过了省级赛,何明轩找安歌商量,他打算退出。
“家里让我读完大一就出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