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命,便依照韦浸月的劝说,写了认罪书。
昭德太子至死都不知道,若那个时候他没有认罪,等着萧煜来救他,他们殊死拼杀冲上骊山,兴许是有一条生路的。
对于这样的指控,谢太后自然不认,同萧煜在宣室殿大吵了一架,第二日以烧香拜佛为由去了清泉寺。
让音晚吃惊的是,萧煜竟就让她这么出宫,还让她带着雍姜王玄祁一起走了,没有派人阻拦。
宫女捧来绿釉六曲花口小碟,里面盛着新摘的梅花,崔氏女抓了一把放入石臼里,捣出汁液,又拿细纱滤过,递给音晚闻闻香味。
她见音晚没有皱眉,才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陛下若想清洗士族总得有个合理的名目,不诱得他们先反叛,如何名正言顺大开杀戒?”
音晚很喜欢梅花清冽纯澈的冷香,让宫女拿下去按照崔氏女给的步骤继续制成胭脂。
谢太后离宫,音晚便向萧煜请旨要留崔氏女在宫中陪她,萧煜如今对她言听计从,自然立即允了。
她让人都退下,拉着崔氏女的手进了内室,才道:“我这里的宫女都是陛下的心腹,你嘴上也该有个把门的。”
崔氏女捂嘴浅笑,面上却无丝毫惧意,俏皮笑说:“我如今抱上了皇后娘娘这座金靠山,陛下定会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再者说了,事实如此,我可不是毁谤圣聪,相反,我是在称赞咱们陛下英明睿智。”
音晚拿她没办法,笑道:“你总是理比天高。”
谢家的事闹腾了这么久,按照音晚的猜测和对萧煜的了解,也觉得他应当就是在欲擒故纵。
谢家是萧煜的母族,谢太后是萧煜的生身母亲,若没有立得住敲得响的名目,擅自动他们只怕会引来无穷无尽的非议。
最重要的一点,谢家把持朝政多年,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