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绳子绑在作了刻度的直木杆两端,将家丁们分为两组,让他们在洼地两边的山坡上合适的位置利用树将直木杆拉起到大约光晕中心的高度,准备好这一切,程平渊上到光晕一侧的高台上,把做好刻度的绳子绑在一根长杆的一头,下面有坠了一块石头做成垂线,首先让家丁将杠子挑起绳子尽量接近光晕后固定好,程平渊跑到侧面在面前挂起垂线观察,确定了光晕平面完全与垂线平行,是个垂直平面,随后又在尽量靠近光晕纵向中轴的地方把杆子固定,让垂线在距离光晕1到2米的距离垂下去,程平渊利用简易的水平仪在山坡上测量到光晕上下点在对应的绳子标记点,从而测得此处光晕上下点的长度,随后指挥两边的开始调整拉起的横直杆的高度和水平以及两端距离光晕的等距,然后又利用横杆的刻度,将垂线也固定在圆心的位置,这样一来程平渊就利用垂线和横杆建立起了一个以光晕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之后程平渊开始利用简易的水平仪寻找上下左右边缘点对应的刻度,通过输标记点,程平渊很快测量完了光晕的尺寸,并最终发现光晕的形状是一个完美正圆。
之后程平渊让家丁们在两边山坡上看好绳子,自己则站在高台上用手机沿着车子在树上造成破坏的痕迹确定车的前进方向,在反向与高台交汇的地方录了一段录像,又开始把那些称好重量的石头往光晕里丢,每丢一块观察一次光晕边缘在坐标中的刻度变化与石头重量一一对应记录下来,重复几次,直到光晕在边缘缩小到一个他所标的最小刻度5公分,将数据保存。然后程平渊开始他测试他最担心的问题,光晕是否能来回穿越,他在光晕纵向找了几个点,站在高台上将左右标记的细树枝往光晕里面伸,首先是光晕左侧,当程平渊把树枝伸进去,标记消失了,再往回拉时,那伸进去的树枝被截断了,拿回来看,发现那树枝的断面就像被最锋利的刀切过一样光滑,程平渊的心瞬间凉了一半,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他没时间多想,平复了下心情,他来到光晕中央,又重复了一次刚才所作的,只不过这一次,当标记消失在光晕里面后,程平渊再次收回时,标记又出现了,程平渊长出一口气,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程平渊又在水平找了几个点,最终确定只有光晕中心6.6米直径的区域是可以双向穿越!
程平渊一屁股坐在山坡上,心里仿佛放下一块大石头一样轻松,缓了好一会儿,程平渊按照昨晚的设想拿出了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