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儿子又不在家,你这是帮了大忙了,我这也是工钱。”
“对,我这是挑水的工钱。”
村民们学习能力都挺强的。
黑挠了挠头,就上个门,顺手做些小事,至于吗?
若是周宁在此,会告诉他,很至于。因为他们遵行的是人民军队历时二十年成稿的军队纪律呢。
但不管怎么样,先生定下的规矩不能破,一众周军好说歹说,总算是只接受心意,不接受东西。
而周军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东西,更是叫村民们满心好感没处释放,只积攒在心里,越积越浓,越品越重。
细看看,不止门板挨家上好,还有他们借去铺着隔潮的干草,他们也仔细的捆好了,没散得到处都是。
热热闹闹的用过夙食后,周军整军出发,全村的人不舍的将他们送到村口。
看着周军走远,有村民对村中长者感叹道:“若是周先生能为咱们乡乡长,那就好了。”
不少村民点头应和。
那长者默了默,道:“那也得先推翻了暴秦再说。”
长者想了想,转向还看着周军离去方向的村民们开始点名。
“大妹夫,你家罐子不是也去参加义军反秦了吗?你找人传信让他投奔周先生去。周先生仁义君子,平民尚且爱惜,肯定不会亏待手下士卒,还有痣子家的大儿子,瘸子家的二儿子……”
黑一行人瞧着是未带村中一物离去,但实际上,他们已带走了最贵重的东西——人心!
尤其是他们关于周宁形象事迹的传播,已扎根村民心中,叫他们心生向往之情。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