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一个礼拜我什么事都没干,除了数学。高中数学。
\n
编写“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指南提纲”的难度,比我想象中要高很多。
\n
难点在于,我如何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或许这是数学老师以及辅材编写专家们擅长的领域,而不是我。
\n
我研究了近十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十年之前的参考意义不大。
\n
这十份高考数学试卷,我全部在30分钟内拿到满分,但我是个失败者,因为我运用了大量高中教学大纲之外的数学知识与技巧。
\n
我尝试运用泛函分析和发散级数分析这十份高考试卷,这耗费了我13.5个小时的时间,没吃没喝,中间就上过一次厕所,差点晕倒在马桶上。
\n
我假设高考试卷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们遵循某种我“臆想”出来的规律,我建立了它们的全体组成连通闭区域,并用发散级数中的振荡级数去逼近“高考试卷函数”。
\n
结果让我惊讶,也特别好奇,我提炼出了一种“通法”……其实应该算是半成品。
\n
“通法”只是一个逻辑框架,我需要用集合、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算法初步、数列等最基础的高中数学知识去丰满它的血肉。
\n
这份精雕细琢的工作或许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n
好在选修2-3中的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对称与群,以及选修4-1中的矩阵与变换帮了我大忙。
\n
我争取在今年之内完成初稿。
\n
所以做人要低调,不要吹牛逼,我无法在一个星期之内兑现承诺,多么痛的领悟。
\n
这也让我更深刻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