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有好几种杂环化合物命名原则,沈奇决定采用汉栖-魏德曼杂环系统命名法。
\n
在这个命名系统中,一般采用含最大非累积双键数的不饱和环环名为后缀,三至十元环对应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超过十元的就是十一、十二……
\n
基于汉栖-魏德曼杂环系统命名法,沈奇很快给出了命名:“1,3,4-三氮杂辛环,辛苦大家了,做活性测试吧。”
\n
化学狗的日常是一个实验接一个实验,一个测试接一个测试。
\n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n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做到天荒地老吧。
\n
活性测试就是选用特定细胞加工为测试细胞株,然后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特定的活性测试。
\n
活性测试结果ok,那么这个活性化合物就可以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n
如果不ok,那么前面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同于吹水。
\n
化合物1,3,4-三氮杂辛环的活性测试进行中。
\n
实验员们打起精神做测试。
\n
“ok了!活性测试ok!”
\n
好消息啊,lpjk1项目终于有一个活性化合物了。
\n
但一个活性化合物是远远不够的,万一没通过动物实验咋整?
\n
所以要多储备几个活性化合物。
\n
对于一个药物项目,外面的小型药企通常准备两三个活性化合物,大型药企一般储备20个以上,像glk这种制药巨头,常常准备六七十个活性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