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做三天,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会少于12个小时。
\n
欧叶的思路,三个学生非常清楚了。
\n
欧叶从群论出发,通过对典型的椭圆曲线的秩进行计算证明,得到了一个关于椭圆曲线的秩的假设。
\n
这个假设是否可以成为引理,需要验证。
\n
欧叶采取的手段很传统,从典型例子上推断出典型理论,再把典型理论放到全部例子中,以求证它的普适性。
\n
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牛顿的脑袋。牛顿推导出一个理论,苹果受到了地球引力影响。这个理论只是对苹果有效,还是具备普适性?这就是牛顿接下来要做的普适性论证工作,最终他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n
牛顿是伟大的人类之光,但他论证伟大理论的手段同样很传统,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归简单。
\n
在欧叶设定的强bsd猜想的倒数第四步中,她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论构建,当然了,目前只能算是个假设。
\n
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证明椭圆曲线的秩的假设具备普适性或有条件限制的普适性,是一件工程量极大的工作。
\n
这份工作将由赵天、小云、曾寒三位学生来完成。
\n
例如,在素数p=5的条件下,椭圆曲线y^2=x^3-x共有七个解,为(0,0)、(1,0)、(4,0)、(2,1)、(3,2)、(3,3)、(2,4)。
\n
这很容易被计算出来,赵天、小云、曾寒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通过手动计算,10分钟之内可以得出正确的解。
\n
但是椭圆曲线理论上有无穷多条,大凡涉及无穷多的验算工程,人类手动计算是搞不定的,必须依靠计算机。
\n
赵天、小云、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