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总比丢了郭氏江山要好一万倍。而且林觉承诺了,待他的礼节仪仗如故,且重大事务任命还要通过自己的名义下旨。这保证了自己最后的颜面。想开点,自己不过是当个甩手掌柜罢了。今后自己超然于外,再不用操心劳神,这或许对自己来说更好些。
\n
无论如何,事已至此,郭昆心里纵使有百般的不愿百般的失落百般的怨恨也最终都只能自行消解。林觉给出的条件比他想的还要优厚,郭昆无法拒绝,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双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皆大
\n
欢喜的结果。林觉要的是治国之权,郭昆要的是最后的颜面。
\n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的这个午后,雨滴横斜肆虐的这个荷塘小亭之中,关系到大周命运的重大转折的协议就此达成。暴雨停歇,阳光重现时,两个人浑身湿透,却都浑然未觉。
\n
……
\n
七月二十五日,数十名信差从大周汴梁京城出发,前往往大周各地州府。他们携带着一份内容相同的圣旨,前往的是大周各地路府。旨意的内容是命令所有地方上路府州县军政主官前往京城商议大事。旨意要求,所有人无论远近,必须于二十日内抵达京城。
\n
旨意下达,天下沸然。早已因为朝廷中的事情猜测的沸沸扬扬的大周军民们心里都明白,这次所议的大事恐怕正是众人所关心的朝廷之中的事务。这一次,怕是要尘埃落定了。如此大动干戈,下旨命天下路州府县主官齐聚京城,这一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前还从未有过让地方上的军政主官集体来京城议事的先例。
\n
随着旨意的下达,陆陆续续的有很多的官员纷纷从各地赶往京城。近处的数日便至,远在巴蜀以及西南西北之地的官员们路途遥远,来的自然慢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军政官员纷纷抵达,京城之中一下子多了许多南腔北调的地方军政要员以及他们的仆从们。朝廷做了安排,负责接待的礼部官员征用了京城两百多家客栈作为官员下榻之所。随着最后日期的临近,各家客栈人满为患。
\n
官员们心里都没有底,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