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律》和在总律之下的各种实用律法。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组建议政会以及内阁和所辖各房,建立起监察院的架构来。首要之务便是要确定议政会的组成人员。毫无疑问,来到京城的所有官员都自动成为议政会的议政官,但议政会还需吸收方方面面之人加入,才能体现出林觉所言的代表大周各方利益的权力架构。这当然不能搞什么民主选举,搞什么竞选拉票。林觉给出的办法是推荐制度。按照林觉和众官商定的比例,拟增加士农工商之中除了士人之外的各二百人进入首届议政会中参与议政。这二百人当然是他们中的翘楚方可。为了不拖延太久,这些人选便在京畿以及周边的路府进行推荐。这些地方的官员们很快便拟定了名单,无需太多的讨论,林觉当即派出禁军去接人。两天之内,六百名晕头晕脑不知道发生何种情形的商贾作坊主以及地主被接来京城,被授予议政官的身份加入议政会。其实倒也不是非要他们加入不可,对林觉而言,这不过是一种形式。必须要形成这种认知上的改变。倘若此刻不这么做,那么今后便无先例,更是没有可能了。当然,这些人的到来也不是毫无作用,起码在制定具体的律法上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专业意见的。
\n
议政会人员搭建完毕之后,八月二十八,由林觉暂代议长之职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议政大会。当日,自然是隆重无比。号炮一百五十六响,震动全城。一百五十六是大周立国的日子,而八月二十八这天也正是郭威建立大周定都汴梁登基的日子。林觉特意选定了这个日子,既是纪念和致敬,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终结。
\n
当日议政会的主要议题便是确定内阁首席大臣和几名辅臣的人选,确定议政会正式议长和副议长,以及常务执行官的人选。确定监察院首席监察大臣的人选。会
\n
议一开始,便出现了意外,内阁首席的人选几乎没有悬念,绝大部分官员一致推选林觉担任此职。因为这个职务是实际上的大周政务掌权之人,是最为重要的官职,掌管了大周几乎全部政务。
\n
然而,林觉却当场宣布自己拒绝担任此职,不仅如此,自己也不会在议政会和监察院担任任何职务。林觉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此次大变革是由他发起,很多人都说他要篡权夺位,独霸朝纲,他便以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清白。所以,内阁首席,议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