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也未必在大宋国土之中。
\n
对于裴昀所言白行山推断蒙兀会千辛万苦绕路大理国攻打南之策,赵韧将信将疑,故而对于南疆御敌之计,他更是可有可无。但听罢裴昀所奏,他思虑片刻还是准奏,且下旨给银十万、押赐凤樽、金钟、金盏、绫锦等以资鼓励。
\n
然而此时此刻,无论赵韧还是裴昀都不曾想到,这座如异想天开般的宏伟城池要塞,在播州杨氏的带领动员,在南疆百夷族寨的齐心协力之下,当真在不久之后顺利建成。并因此先声夺人,震慑住了蒙兀,许是钓鱼城前车之鉴太过惨痛,又许是御前雄威军英勇善战声名太过显赫,此后数年里,蒙军数度濒临播州边境,皆是绕道而行,不敢来犯,始终未踏进播州一步。而杨直并未因此固守一隅,反而带领杨家子弟兵在播州境外征战不已,奋战不息,誓死保卫大宋西南半壁,直到神州大地再无汉土,只有播州与钓鱼城成了最后孤悬之地,二者遥相辉映,仍在顽强抵抗。那高耸的城楼,斑驳的城墙,陡峭的山路,成为了此后矗立千百年的不朽丰碑。
\n
只不过,那些都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了。
\n
眼下裴昀倒是又向赵韧提及了另外一事:
\n
“不知凌元帅月余前上请官家招降蒙兀大将孛术鲁一事,官家是何考虑?”
\n
裴昀也是回到临安之后,才发现十月份时凌越曾写了一封亲笔密信派人送到裴府。信上道出了近来所遇困境,自他连收襄阳、荆门、光化等重镇后,便一直想趁着时机大好,反攻蒙军,屡次请求朝廷派兵增援。但因彼时赵韧重病在身,将国事全权交于二相,朝中两派斗得水深火热,他这邓明德一派的将领,深受甄允秋打压,不仅不派兵增援,反而前后数次抽调忠顺军千里迢迢前往本就重兵把守的江淮战场救急。幸而凌越用兵如神,硬是靠着仅剩的军队,不仅将江陵守得固若金汤,频频小股偷袭作战,也给蒙军造成了不少损失。
\n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九月,始终徘徊在宋蒙两方犹豫不决的一股势力终于下定决心,暗中向凌越请降。这孛术鲁乃是蒙兀所封的河南行省长官,手下兵马过万,若能收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