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已近二伏天,
烈日炎炎,久不降雨,导致萧国许多地方干旱,
大片大片的良田干涸,
尤以西北安州干旱最甚,安州自去年夏日便没再降过一次雨水。
当地官府屡次开闸泄洪放水浇灌耕地,
水渠、河流的水位一再下降,但依旧无异于杯水车薪,
日头毒辣,
没过几日就晒干了。
若干旱一直持续下去,
等到秋收时节怕是颗粒无收,
引起饥荒,人多流亡,
官府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损耗国库,
会导致出现一系列恶果,诸如暴/乱,
因饥生疫等。
仓廪鼎食,
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钦天监观天象发现短期内无降雨的迹象,
单蓄水的江河水库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各地官府绞尽脑汁解决当地旱涝,
可天不下雨,
再多的政令措施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实在没得办法,
最后,礼部尚书提出不若由礼部牵头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祈雨祭祀仪式,上感天地,
或可风调雨顺。当然,单凭礼部寥寥官员不够有分量和诚意,不能感动上天,最后商议来商议去此事就落到了景王头上,以萧景尚为首带领部分皇室宗亲以及大臣前往大佛寺诵经祈雨。
日子就定在五日之后,时间有些仓促,但早些祈雨,或可早日降下甘霖。
上京城也许久未下过雨,但好在年初下过好几场大雨,京郊的耕地又靠近河流,比起西北旱地已是好上许多。只是久不下雨,这天气委实太热了些。
不过,一般的高门大户都备有冰窖,有各种消暑降温的法子。
沈琉璃手边摆着冰盆,又喝着冰镇梅子汤,倒是不觉得怎么热。她这屋是凉风袭面,隔壁屋子便是上锅的蒸笼,热气腾腾的,傅之曜起来坐了一会儿,便已是汗流浃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