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位巨巨传信的频率也从半个月一次,到十天一次,再到现在基本上两三天一次,一天一次,幸好知味楼离杏子巷还算比较近,她每天去买菜的时候都路过。
于是,大纲写完之后,张幼双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这位巨巨。这位巨巨很明显属于士大夫阶层的。如今的大梁话本消费群体主要还在于乡绅、士大夫等识字的群体,她想征求一下这位标准的、克己复礼的士大夫对于她这个话本的接受程度。
【晚辈观复叩上。】
将信封好,张幼双又誊抄了一份,先是去了趟伊洛书坊。
将大纲拿给吴朋义看过之后,如果没问题她就能开始着手正文的创作了。
这几天,她和吴朋义的分工很明确,她负责内容,吴朋义负责各种外部包装。
网文创作一般讲求“黄金前三章”,这个概念其实脱胎于现代独有的网文生态环境。
如今整个互联网都在讲求“短、平、快”,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网络小说越来越多,读者的阅读习惯也趋向于碎片化。
受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影响,现如今,绝大部分读者越来越缺乏耐心,容忍度也越来越低。如果你前三章没能吸引读者留下,残酷而无情的读者巨巨们绝壁会拔掉无情,说走就走。
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大梁的小读者们还是一群没见过大风大浪的孩子们,大梁的创作环境也比现代要宽容不少。
离开伊洛书坊之后,张幼双先是转道知味楼,借着又转道宝晋堂买了几本话本,坐在店里看。
这一看不得了,她差点儿“咦咦”地跳起来。
她面前这话本叫《瀛洲艳想》,说是去西岸七十万里的海外有个名叫瀛洲的地方,其国家的风土人情与中国无疑。
故事的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