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百安愣了一下摆头:“没有办法做煎饼,但我们可以做油条馒头。”
本来买来油条是准备存着,等需要的时候再吃的。
但还有什么时候,是隔壁邻居吃鱼肉自己儿子整你眼巴巴的看着时,更需要它的时候?
要知道现在香油两百文一斤,普通植物油脂有一百五十文一斤,而猪肉才三十一斤。
炸油条如果不回收油,就一直黑油炸,成本都需要二十文一根,而考虑坏油问题,应天酒楼一根单独的大油条成本就是三十五文左右,卖价高到吓人。
这三根油条,还是宋百安上一次运气好帮阴天书院做事赚了一笔,又是运气好当时酒楼做活动一折的折扣价跟白送似的。
才舍得买的。
现在拿出来吃还真是奢侈一把了。
至于做油条馒头。
在大宋,馒头就是包子。
应天酒楼卖的包子,那也是一绝,大家闻一闻都觉得能多活两年,更不要说吃了。
只是,应天酒楼不卖油条包子。
油条包子,是有人创造出来的。
就是应天酒楼开业那天,有个脚夫送货去附近,挤热闹,抽奖抽到了油条。
他哪儿舍得自己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就要带回家给妻儿老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