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去什么地方,有时候姬越想看看风景,就专门找李白去过的地方,也算是李白的另外一种用途了。
去年年景好,粮食丰产的同时各地都没什么大的灾害,到今年更是风调雨顺,李白的脚步也抵达了乐浪郡,他想要去高丽看一看战后重建情况。
得知李白到来,乐浪郡守热情地招待了李白,开玩笑,这可是一代文豪,大晋第一才子,没准随便写个什么诗带上他的名字,他在后世就火了!比起老老实实做官名留青史,蹭李白的诗明显更容易留名。
李白对于这种心态看得很透,别人求诗是为了什么他一清二楚,他是经常在诗里名里加别人名字的人。
乐浪郡守热情招待了李白半个多月,还亲自送李白去高丽,又给李白一行配备了一百名守军护卫,这也在郡守的职权之内,谈不上公器私用,李白大为感动,当场就写下了一首《别乐浪》,乐浪郡守捧诗而归,决定把这篇文豪真迹收藏起来,作为传家之宝。
千年之后的学生们浑身一凛,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全篇背诵的大恐怖。
李白来到高丽之后不久,就被护送着和新的高丽郡守李远见了一面,李远是曲沃大士族李家的一名嫡支子弟,今年三十二岁,曾任淮南郡守,广陵郡守李瑜是他的堂妹,如今被安排来高丽主持战后重建工作,李远带着人拆除了高丽王宫大半的逾制建筑,在原址上建起高丽郡城,说是战后重建,实际上就是帮扶,高丽人以村落聚居,住的是最破烂的泥巴房,高丽王宫是土木结构,说明高丽权贵手中有更好的建筑方式,但没有普及到底层人民,如今换了李远,李远下令重建,于是哗啦啦全部推倒重建。
起初高丽人十分惧怕,认为这些晋国人是要把他们全部杀死,死人是用不到房子的,被带去劳作时一个比一个卖力,生怕晋国人觉得他们力气小了浪费食物,慢慢才反应过来,拆除旧屋是为了建造新屋,那整整齐齐的青砖砌的砖瓦屋,简直就是贵族才能住的房子!
李远花费了两个季度的时间,才把基础建筑建成,当然,他本也不用这么急,高丽的环境很不错,三面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