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霍仪再度低头。
其实他应该把酒宴上各人言语都如实禀报的,但毕竟那都是老伙计。要他指名道姓地说谁谁害怕了,谁谁想回山东去,他实在说不出口。反正老刘是靠谱的,他也足能够压得住底下人。
于是他一句话也不多说,只保持着捧刀俯首的姿势。
稍稍隔了会儿,郭宁接过刀,带笑说道:“没用上,那就最好。”
他把金刀挂回腰间,拍了拍刀鞘:“这把刀随我多年,我还挺喜欢。刘元帅拿切羊肉的短刀吓唬人的时候,你若站出来,岂不得拿我金刀去切割羊肉?我才不舍得哪!”
霍仪额头一下子就见了汗。
时人有个说法,把红袄军于大周的帝业,拟之于青州兵于魏王曹操。红袄军和青州兵两者,都是最早扯旗起义的,都重重打击了持续衰弱的王朝,最后都没成什么大事,反倒以巨大的人力,为人主之崛起提供了重要资源。
所不同的,是青州兵在曹操手里只是卖命的工具,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以至于曹操一死,青州将士们如释重负,当即鸣鼓擅去。而郭宁给红袄军将士们的待遇可以说非常优厚,也大胆地让他们占据了许多重要职位。
落在霍仪身上,他以一个在红袄军中算不上实力雄厚的将领,能得到郭宁的私下信用,靠的并非有突出的才干,而是他投靠郭宁最早。
早在慧锋大师出面和刘二祖往来之前,霍仪就已经降伏。不久泰山各部因为巨大的压力几乎爆发内讧,那场内讧首先发自于时青和霍仪的火并,而事实上源于霍仪的主动挑衅。
后来泰山各部响应郭宁的召令出兵,也是霍仪全程紧随刘二祖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