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了,太妃哪里还忍心再跟他讲太后、端王妃那些糟心事让他更烦呢,赶紧叫了人去炖一品燕窝鸭子,给皇帝滋补滋补。
皇帝安慰太妃:“儿子是这几日高兴的,错过了困头,睡得不好,才显得憔悴了些,娘别太担心了。”又说到端王平定了南疆,安抚了众部落等事迹,不日可班师回朝了,说得太妃也高兴起来。
太妃在宫中住了几日,每天给皇帝儿子变着法做各种吃的,眼看皇帝脸色又滋润了,这才放心地出了宫,去了绿柳庄。
这时景色比上一回来时更好了,花红柳绿,蜂蝶飞舞,春意盎然。
尤其瑶光的杏芳院外那几株杏树,花开得如烟如霞,热闹极了。
太妃这次给瑶光带来的老师,是薛宫正的一位娘家侄女。李嬷嬷唤她薛娘子,瑶光便也这么叫她。
薛娘子三十出头年纪,长得和薛宫正有几分像,但打扮得更加朴素。因为她是个寡妇,丈夫死时又没有官身,所以她不穿绫罗绸缎,穿了件青灰色细棉布的圆领外罩袍,领口的衣襟上镶了条筷子粗细的藏蓝色的边,头上只戴了一根银扁方挽住头发。
薛宫正出身的薛家,是大周朝有名的大学问家家族,真正的书香世家。因此根正苗红的薛娘子非常受太妃、李嬷嬷看重。
但瑶光和薛娘子相处了几日便发现,比起端正得近乎古板的薛宫正,薛娘子其实私下里挺活泼可爱的。
单从两人的教学方法就能看出这姑侄二人的不同。
薛宫正教瑶光的时候,是分类教学,把学科分成几门:礼仪、世系家谱和京中人情往来以及大家族之间的恩怨关系、衣服首饰的搭配宜忌等等。写字认字另说。
薛娘子教的时候,是今天一个主题,比如,京中的清明习俗,继而引申到京郊都有哪些著名的踏青景点,谁家和谁家有意结亲相看,某某寺院出过什么名人,又有什么典故,著名的有关清明的诗词有什么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