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瑶光摇摇头,“这就是我想到的第二点了,有了一技之长也还不行。还要有些依仗。不然,就如春杏所说的那位绣娘,嫁了人之后,在婆家日夜不停刺绣,不到三十岁就坏了眼睛,再被婆婆丈夫以无出之名被休弃。”
薛娘子随即补充道:“一样的道理,只有财物傍身也是不行。”这种故事更多。从城市到乡间,数不胜数。薄有资产的女子嫁了人,若是娘家无人,嫁妆自然被霸占,在夫家过得好不好,只能靠运气了。
即使是在现代,傻白甜富家女被骗婚的事也时常出现在社会新闻中。
瑶光感慨,“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本朝律法规定,女子不能有私产。”不仅平民女子如此,即使贵为公主也一样。但是受宠的公主可以向皇帝申请特许,如果得到同意,那就可以光明正大买地买房,如果拿不到特许,也有别的办法。许多贵妇们做生意,不是依靠娘家夫家,就是挂靠个商会,实在不行,还可以由自己家的下人出头。
之前瑶光在暗匣里发现的那张田庄地契,挂的名字就是晋荣商会的,女人们挂靠在商会,交上一笔会费,就能买卖田地产业了。据薛娘子说,晋荣是大周颇具威信的大商会之一,专和贵妇们做生意,有好几位公主后妃入股,连当朝太妃太后也是股东之一。
要让瑶光说,信誉好的商会比娘家夫家还可靠呢。但总归,钱还是放在自己名下最舒坦。
薛娘子对于瑶光将原因归结为“律法”有些惊异。但她示意瑶光继续说下去。
瑶光道:“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薛先生你说过,在江南,许多绣娘终身不嫁,及笄后便自梳,之后或住在父母家中或自立门户,但大多会与几位姐妹结社住在一起,她们养尊处优,快快活活。她们倚仗的,也是律法。结社之后,绣娘们卖绣品所得就是绣品社的公产,谁若要侵犯她们,谋夺她们的财产,自然有律法可依。同样,为什么自前朝起皇室公主多有出家的,盖因公主出家后,那份嫁妆就成了出家寺庙名义上的财产。”
白云观附近许多农庄、田舍名义上是白云观的财产,但实际是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