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选中了两处在售的院落,都不太大,每个只有两进,每进各有四五间房,形状也不规整,大约是就着一旁溪流的走势而建的,一个形似斜着横放的葫芦,大门开在葫芦嘴,第二道院门开在葫芦腰上,进去后院中有个水池。另一间是一个“凸”字形状,大门开在“凸”字底部,前院房子略多些,还能将一辆马车赶进去,后面小院子里也有水池。
陈三嫂指着图上的水池道:“炼师,这是引进的溪水活泉,甘甜可口,两家院子我都去看过,水景做得极好。房子也都坚固,窗户、地龙、暖炕全是好的。”
陈三嫂这图比起瑶光在现代见过的一些古代地图已经详细具体了好多倍,但图纸上画的毕竟简略,还是得亲自去一趟。而且,宋静守和老郡主都说翠谷是个极好的去处,那应该挺好玩的。
高娘子早叫好了车,众人这就坐了骡车,下山去翠谷了。
瑶光上山奉道时也是坐着马车来的,但一路上车厢帘子都垂着,只能朦朦胧胧看到些近的景色,山路蜿蜒,道路两侧大树亭亭如盖,如此而已,且并没朝翠谷这边走。这时她坐着骡车,没人管束,和薛娘子等人一路谈天说地,车窗帘子撩开,骡子跑起来清凉生风,一路绿树山花,山壁上有溪水溪流,石头上生着绿苔,水流从上面流过,宛如断线的细珠帘一般,两侧林中翠盖如亭,鸟语花香,再吃点吴嬷嬷近日特制的糖渍小杨梅,那叫一个舒爽啊。
出发时瑶光特意看了时间,从翠溪镇到翠谷骡车跑了二三十分钟,按照骡车的大致时速估计,两地距离大约是十几里地。尽管其实垂直距离可能只有几百米。
骡车又跑了一会儿,在转弯处已经可以见到下面山谷中在两侧陡峭山崖之中有一块略微平坦之地,这块地之侧又有断崖,一条仿若白练的溪水沿着断崖迤逦而下,溪流岸边修着许多房屋,其中不少引了水进入园中。
这时,一条岔道从上山的石砖路分出来,通向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林中的路可以并行两辆骡车,是用麻石条铺的,而上下山的路则只是铺了一层碎石和柏油而已,麻石道路两边种着碧玉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