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瓷盒子里的,要用指头尖儿蘸着涂。而且膏体质地较硬,上唇效果基本都是哑光或屋面丝绒,即使最滋润的也没能力打造“果冻唇”“玻璃唇”。
胭脂的种类相对更多些,还有和瑶光用过的颜料相似的一张一张的四方小帖子式的,得用水化开了才能用,也有和口脂口红一样装在小瓷盒子里的,用的时候拿小棉棒或是簪子蘸取一点儿点在唇上或是放在手心跟面脂揉和好了涂在脸上。
许多胭脂也能起到口红的功效,一物双效。但瑶光只有在最懒最着急出门的时候才会干把口红也当腮红涂的事,对双效胭脂并不感冒。
竟然没有一种是压成粉饼或者粉蛋的?
瑶光有些疑惑,刚才那鸭蛋粉应该也有胭脂吧?难道这时代还没发明出类似的产品?
她问了柜姐,便有人为她解惑,胭脂、口脂得加油脂、蜂蜡后颜色才能均匀,若做成粉状或是压成粉饼,一是不容易推开,画在脸上颜色不匀,涂出来像猴屁股一样,二是容易裂,卖相不好。因此只有使便宜货的人才买干胭脂。
一个柜姐笑说,她娘有一盒胭脂是嫁人那天带去婆家的,到现在还用着呢,都碎成渣了。
瑶光仔细想了想,古代的妇女们就算是小康人家,也不会像现代女人那样爽肤水、精华、乳液、防晒、眼霜这么涂了好几层再上妆,上妆还有妆前乳、粉底、遮瑕的步骤,然后才上胭脂,涂了胭脂之后还要再来层定妆散粉或者定妆喷雾,之后还有高光、修容……
基本上,大多数古代妇女上妆就两个步骤:啪啪往脸上涂□□,然后再啪啪涂胭脂,接着画眉毛,涂红嘴唇,再在脸上笑靥呀,画个额黄啊,就完事了。京剧里常见的那种媒婆妆面其实就是普通人家的妇女在大日子里的常用妆面了。
只有那些有钱又讲究的妇女才能在上妆前涂面脂、香膏,然后用《红楼梦》里宝玉帮平儿理妆时用的那种胭脂膏子点唇和涂胭脂,再讲究点的,能再上一层散粉。
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