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的御史为钦差,带着几个武将和一帮锦衣卫去渤海郡下诏,叫渤海侯领渤海崔氏一族进京面圣。贡女之事若真有其事,则令人将其送回金谷国与家人团圆,另赐金帛为再嫁的嫁妆。
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钦差,领了三千西山大营骁勇,还赐有可以随时征用地方兵力的虎符。这一举动,显然是防着崔家叛乱了。
朝堂上这么大的事,总会传到后宫中。林太后听到渤海侯家竟闯了这么大的祸,气得差点没昏过去,直骂她妹子妹夫糊涂。渤海侯夫人还想进宫面圣求情,被太后命人拦在宫外了。
太后当晚脱簪披发,去了先帝灵前谢罪。自从上次林婉素进宫哭诉皇帝派她丈夫去云州,太后总算醒悟过来了:掌握着帝国权力的人,早已不是她丈夫了。而是她名义上的儿子。她对他只占礼法名分,而无养育之情。并且,皇帝已经对林家深深厌恶了。
现在,林家若想保得平安,不受崔氏牵连,就得她放低姿态。希望她的低姿态能够得到皇帝的谅解。
太后在先帝灵前脱簪谢罪,皇帝当然得去接她啊。据说最后母子相拥而泣。
御史王赟又上了一道奏章,再次痛批渤海侯夫人,说她有负先帝与太后恩情,令太后蒙羞,害得太后一把年纪了还要到先帝灵前谢罪。然后全方位把渤海侯夫人一个遍,从善妒说到不能养好孩子,又说她跋扈,自从进京后老是进宫把太后气病,简直就是个老不修。空长了年龄而没有匹配的智慧和德行。这种人啊,真应该羞愧自杀。
渤海侯夫人吓得从此闭门不出。
端王事搞这么大,韩瑶光更不敢去京城了。去了就是去看热闹。
她只得再次推迟去看望太妃的日子,叫人送了干酪和她新做的奶油蛋糕去王府。并把由老郡主润色修改的《桐花女泣血传》和女先儿们写的唱词誊抄了一份,也送去给太妃看看。
这些日子,这部《桐花女泣血传》从梨溪山快速传到了京城中。瑶光派人将书稿和唱词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