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戾气怨气,倒还都挺友好的,没收她钱,村长还说要派两个村民帮她运东西上山。
之后几天,瑶光的日常生活十分规律。
她晚上睡在水仙庵,一早到村中运货,运到山谷后太阳也起来了,趁着谷中有光,赶快在岩壁上用木炭画草稿,再在傍晚回水仙庵。
水仙庵现在是彻底空了。剩下的几个尼姑全都坐了牢。拔起萝卜带出泥,尼姑们招认说姜汤中的药物还有燃放香烛时加的香丸,全是宛州城外一家相公书寓的老板提供的。不过这老板是个人物,消息颇为灵通,尼姑们刚一被抓,他就带着细软金银跑了。
至于慈山和慧静,这俩人根本不是真尼姑,原本是宛州附近州县的退休名妓。水仙庵原先的庵主是慈山的一位表亲,慈山退休后,原本经营自己的书寓,但不知发生了什么,生意不做了,跑来水仙庵想要出家,可还没正经剃度呢,她的这位表姑就去世了。水仙庵本来香火不盛,慈山是念过些书的人,她接管了水仙庵,从此搞起了骗退休的风尘中人登仙的缺德生意,庵中的尼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谁也不去揭发她。慧静过了一年多才来,她和慈山有旧交,年轻时曾在同一家书寓过活。
瑶光往返于村中几天,终于将过冬的物资和画岩壁画所需要的工具颜料一趟趟运进了山谷中。刚一运完,当天夜里就下了雪。
落霞山地势比宛州城高得多,海拔高的地方自然也更冷,好在这山谷中有一些地热的天然条件,雪也不大,所以过了一天,谷底的积雪也就基本都化了,只是山壁上凹凸不平的石头和树枝杂草上还有一团团积雪。
可是雪化之时比下雪时更冷。
到了此时,瑶光也对自己的计划有些怀疑,我真的能做成么?就凭我一个人。她冻成了农民揣造型,出了岩洞就忍不住将两手互插在袖中,一边原地跺脚一边质问自己,我该继续留在这儿么?我原计划里可没有在这个山谷里每天冻得哆哆嗦嗦画岩画啊……这个时候,按照我原本的计划,我应该已经到了泉州,光脚踩在花船甲板上晒太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