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温软,似乎有意藏拙,顺应时论而缺乏独到锋芒。
是上佳之作,可堪名列前茅,但点为此科之魁?
尚欠火候。
他沉吟片刻,并未看那边的萧钦言,只淡淡道:“规矩方圆,可为表率。可列一甲之选。”
言语间并未明确位次,留下了余地。
恰在此时,另一位来自江南籍贯的房师神色激动,强压着兴奋,将一份试卷恭敬地奉上:“钱阁老,萧阁老,请二位大人法眼评鉴这份策论。”
——正是那份论述北疆凉国大势的雄文。
钱牧之拿起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银钩铁画、力透纸背、风骨嶙峋的书法,他眼中不禁闪过真正的激赏,脱口赞道:“好字!筋骨劲健,锋芒内蕴,非心志坚毅、胸有沟壑者不能为!”
这手字,他恍惚记得日前巡视号舍时,曾在一个异常沉静的年轻考生身上见过……思及此,他心中天平已悄然倾斜。
待他细读内容,神色渐渐变得无比凝重,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指尖在紫檀木案上无意识地急促轻叩,读到“其弱亦彰:腹心之虚、肘腋之患、根本之失”以及引证前朝乾祚、臻祚败亡之血泪教训时,甚至忍不住以指击案,低低道了一声:“好!目光如炬,鞭辟入里!深得吾心!”
然而,当读到“御凉制胜之策,当以‘固本培元,伺机进取’为纲”,并提出一系列包括强化边军、修筑堡垒、经济困敌、分化部落乃至最终战略决战的大胆构想时,堂内果然响起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一位出身北方、较为保守的老翰林抚须摇头,面露忧色:“此文见识虽不凡,胆气亦足,然其所提策略,是否过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