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压力,那就是前途一片光明;反之,没有什么反之,打败了也要一起拖着日本继续下去,绝不妥协,绝不谈和。绝不能再用中国的血,喂饱小日本鬼子,让他们踩着中国的脊梁向上爬。
虽然目前并不是与日本决一雌雄的最好时机,但忍让是不行的。而且中国需要一个借口,完全或基本断绝对日本的资源性物资供应。
所以,陈文强既想不给日本人插手青岛的理由,又有些期盼日本在对华政策上的蛮干,正如历史上强压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那样,不仅未能给日本带来预期的利权,反而在国际上引起了英美的警惕,在中国国内招致极大的反感。
时间在陈文强的期盼中慢慢过去,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但中国的处境却变得宽松起来。
青霉素开始投向市场,不仅拯救了无数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对战争的重大意义也开始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当时战争中的伤病员,限于医疗条件,最容易受到感染,而得了败血症的患者基本上便没有了生路。
但现在青霉素创造了奇迹,使伤病员的救治变得容易起来,而伤病员的救治,将直接影响和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恢复与再生。
正如法金汉向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所说:“几瓶青霉素就可能挽救一个伤员的生命,而这个伤员伤愈后,更大的可能是成为更勇猛、更老练的士兵。战争一起,将有成千上万的伤员等待救治,哪怕用青霉素救治好其中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那就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将又拥有了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的部队。大量伤员能够转危为安,不仅能使士气大增,乐观的说,甚至可能扭转战局……”
虽然中国定时供应德国青霉素,但这样的数量即使用在医院尚且不够,更不用说战时需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用量了。
基于此种情况,德国授命驻华公使与中国政府开始就青霉素生产技术转让的问题进行蹉商。在几轮商谈无果的情况下,德国政府终于开始权衡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