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稍微懂行的人,也趁此机会制作相关视频,介绍劣药和假药的区别。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劣药就是假药,毕竟“劣”和“假”看上去都是“伪劣”和“虚假”的意思,但其实在相关法治规定中,是有对“劣药”进行区分和解读的。
简单来讲,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药效并不达标,一般还是有对应的成分的。
而更卑劣的假药,则是用非药品或其他药品进行伪装,取代原有成分,虚假宣传,比如最典型的案例,用淀粉伪装成特效胶囊,欺骗老年人购买,以达成获利。
虽然现在假药广为人知,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劣药也并不少见,它们常常通过正规药企的包装、批号,或利用正规渠道的漏洞悄悄流入市场,在表面上“符合”部分检测标准,但实际上在规避查处。普通人更是难以辨别——毕竟药效这事,谁吃了都不太一样,这情况基本也对比不出来,根本不会直接去怀疑药品的药效问题。
甚至有些有不要脸的商家,直接就打着“药效温和”“天然无副作用”等口号,理所当然地故意降低药效,将它摇身一变,变成自己家的一大卖点。
同时,在出现这类劣药报道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相关媒体为夺人眼球,故意模糊两者的区别,统一称呼为“假药”,导致公众认知偏差,缺乏这类药物的概念,无法精准维权。
这就导致劣药在市场上被长期接受,形成了隐蔽的流通渠道。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这类劣药如果在未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下,大多会比假药的处罚轻。
“按照目前为止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来看,徐悠悠如果真的对劣药的事情并不知情,那么她大概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不过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