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意见,犹记得我爷奶在世的时候总是劝你再找一个贴心人。但娘你不能想不开找个太监啊!
\n
就算詹木宝什么话都没说,但他的表情已经把什么话都说了。
\n
万商:“……”
\n
这倒霉孩子是谁家的啊!哦,我家的。
\n
皇宫中。
\n
苟太监回宫后先去了皇上那里。今日给安信侯府送年礼的差事其实是从皇上这儿讨的,回宫后自然要先向皇上汇报。皇上难得不忙,正在看各地的县志打发时间。
\n
当皇上还是一个兵痞的时候,他曾救过一个读书人。虽说这个读书人和皇上的年纪差不了太多,只大了皇上几岁,但在很多方面,他都称得上是皇上的启蒙恩师。
\n
比如那些文臣之间常有的勾勾绕绕,比如治理地方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多方势力之间的纵横捭阖,再比如他还会给皇上讲史,讲历史上那些皇帝的功与过……皇上之所以能成为皇上,固然是因为他天命在身,但也和这个读书人的认真教导分不开。
\n
在皇上开始逐鹿天下后,读书人提醒他说,打下一座城后,一定要把县衙里的户籍田产资料收集起来,还要把县志带走。等到日后治理,有这些资料会方便很多。
\n
皇上照做了,还叫人抄录了各地县志,以防重要资料丢失。
\n
等到皇上入主京城,抄录的县志都用马车运进了宫。别的皇帝休息时不知道干什么,新皇休息时就是对着舆图翻看各地的县志,注意下气候、地产、灾害情况等。
\n
这位读书人要是有幸活到现在,绝对是文官里的第一人,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n
只可惜此人身体一般,又遭遇过暗杀——都知道他是皇上身边的智囊,打天下那会儿,暗杀别人智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他已经病逝五年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