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同时, 詹木舒其实也是在试探宋书生。
\n
他自认和宋书生一见如故,正好借此验证两人在某些事上出自本心的看法——既然是出自本心的看法, 说明是难以被别人说服并且为之做出改变的——如果看法一致,那就能放心地继续交往下去;如果看法不一致,那或许就不能有更深的交情了。
\n
让詹木舒觉得非常满意的是, 宋书生果然没有说出那种“女子头发长见识短、能教人什么技艺”、“女人多了,是非就多了,还是请男师傅更靠谱”这一类的充满偏见的高高在上的话。他甚至还推荐了后巷那个女大夫, 足以证明他内心是尊重女子的。
\n
对于詹木舒及大多数侯府内的人而言, 开设技堂并不是一件需要保密的事情。因为他们办的这个事情,往大了说是继承先侯爷的遗志, 都是为了让庄子上的老兵生活得更好, 只不过万商把这个“好”的对象进一步扩充到了老兵的妻女和周边的穷苦百姓。这个行为是无可指摘的。因此, 他们虽然不会去大力宣扬,但也不会有意紧瞒。
\n
至于侯府里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比如万商曾算计了陈家、插手了木家过继一事, 詹木舒哪怕对宋书生再有好感, 再是把人引为知己,也不可能会对他说这些。
\n
詹木舒是有分寸的。
\n
送宋书生离开时,詹木舒还说:“传授技艺的师傅也不局限单子上列的那些, 我想只要有一技之长, 且这个一技之长能用于谋生,应当都是符合标准的。宋兄可以注意下, 看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他有些惭愧,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离着百姓们有些远。
\n
但詹木舒又想,他现在意识到这点还不算晚。等出了孝,他要常去市井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
\n
于是宋书生这会儿和舅舅舅母聊天时就说:“我白日需要去学堂里,对后巷那些人谈不上熟识。不知道后巷里是不是还藏着这样的人才,能被引荐去侯府技堂的。”
\n
其实舅舅舅母也和后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