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宋书生也站了安信侯府的立场,天然与世家敌对。
\n
带着这份与世家不容的心去读宋大人的生平,真的能读出很多东西来。
\n
宋书生用舅舅舅母都能听懂的话,简单但细致地解释说:“前朝末年那个局势,不是说出现一个英明的君王,他勤政爱民、戒骄戒奢就能解决问题的。第一,前朝最大的问题是农民手里没有地了,良民都活不下去了。第二,前朝党争太厉害,末后连着几位皇帝为了遏制党争,都妄图抬起某个势力去压制其他的势力,但其实他们没那么大的本事,他们谁都控制不了,于是党争反而越来越严重,朝堂直接沦为战场、乱政不休。第三,因为朝堂党争严重,所以无法遏制地方豪强,导致他们势力过大。”
\n
“地方豪强不都是世家。但世家是地方豪强。”
\n
“良民手里没有地了,那么地都在哪里?在世家那里。”
\n
“朝堂党争严重,又是谁在引导党争?其实每个势力背后都有世家的影子。”
\n
“地方豪强势力过大,谁得到了最大好处?显而易见也是世家。”
\n
“宋大人是没有看懂当时的局势吗?不,他其实是看得太透了。他知道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前朝迟早会走向灭亡。于是在前朝的生死存亡之际,他上书提出三条治国之策,第一是肃清官场;第二是迁豪强入京;第三是查隐户和各县田册。”
\n
“在当时,要按这三条新策做出改革难不难?难!但如果前朝末帝有一些魄力,如果当时朝堂里还有忠臣,这些忠臣联合起来也是股势力,再加上当时毕竟还有忠于前朝的将士,那说不得这通改革减了大半效力地施行下去,前朝就还能苟延残喘。”
\n
“但宋大人没想到的是末帝只知醉生梦死。朝堂里全是一帮软骨头。”
\n
“其实当宋大人提出那三条治国之策,他就注定难以善终。但他以为自己的死,会是在完成三条政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