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然后,朝堂上这两派就吵了起来,吵到最后都上升到“动摇国本”的程度了。
\n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吵,其实是因为背后还有别的事。比如说,南方某地今年遭遇水患,赈灾的任务落到了某些人头上,却有另一些人试图拖后腿,他们本来就已经不对付了;又或者选庄氏为吏会透出一种信号,皇上别具一格用人才,这种信号让某些人心有不满;还有世家打算推行女则和闺训,虽然他们不觉得女则和闺训这种“好东西”能被农妇学去,但在这时候给一个农妇封吏,会妨碍他们宣扬女则和闺训……
\n
吵了两天,又有第三方站出来。
\n
他们表示可以选吏,但不如先把庄氏一家的户籍迁入皇庄,再选庄氏为吏。
\n
这个说法就很有意思了,皇庄里的那些人本质上都算是皇上的佃户。虽然是佃户,但皇庄有时候还担负了为天下选良种、种春田以供皇上祭祀等等的职能,所以皇庄上的管事也能被称之为是“吏”。庄三妞去了皇庄,“吏”的名有了,日子也稳妥了。
\n
看上去很不错吧?
\n
但这样的“吏”其实并不属于正规官场。好比说皇后身边的宫女,也被称之为是女官,有些等级甚至还挺高,是三品女官、二品女官等,但朝堂上谁承认她们是官了?她们的权利就只在后宫之中,最多是成为皇后与外命妇沟通的桥梁,更多就没有了。
\n
所以这个第三方看似中立客观,本质还是反对选女人为吏。
\n
朝堂上继续吵啊吵啊。
\n
又过一天,大理寺递上一折子,说不久前从地方呈上一个案子,当地有妖僧作乱,打着符水包治百病的名义卖符纸,敛财数千两。百姓中有上当受骗的,少的被骗去五六百文,多的被骗去几十上百两,甚至还有三人因此耽误治疗,病情加重而亡。
\n
这个案子被放到早朝上来讲,其实很多官员心里都不以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