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并非是聊些家长里短的东西。
\n
万商主要问朝廷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在乡间推行得如何了,老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附近的其他村落又是什么情况, 物价是怎样的, 婚姻嫁娶方面又有什么说头,乡亲们闲暇时爱做些什么, 县城里经济如何,从老家到京城的这一路上有什么见闻……
\n
放在半个月前,耿金妹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在太夫人面前侃侃而谈。她那会儿还绞尽脑汁想了很多道听途说的“礼”,比如坐时不能坐满一整张椅子,得有半个屁股是悬空的,虽然这样确实是累了一点,但好歹叫太夫人知道她耿金妹是个识礼数的人。
\n
结果这些所谓的“礼”通通没有用上。
\n
耿金妹住得很自在。
\n
因为太夫人和耿金妹聊得好,见她说话不急不缓、有理有据,对民间之事知晓颇多,太夫人还问耿金妹能不能给家学里的姑娘们上一堂课。耿金妹一开始吓得连连摆手,虽说她确实认得几个字,幼年时也读过两本圣贤书,但哪敢给人当先生去啊!
\n
太夫人却说:“世事皆学问,您和她们讲讲这一路的见闻,便是她们的福气了。”
\n
早先只隐隐约约知道侯府里有个只招收女孩的家学,等被迎进家学里给女孩们上了两堂实践课,耿金妹才知道家学里的助教竟然是万苟儿和詹花花的女儿万喜乐。
\n
万苟和詹花花住在京郊的金泉村。
\n
耿金妹母子是跟着万家族人一块儿进京的,进侯府之前,他们先去金泉村见了万苟,又休整了一日,之后才见得万商。因为只知道万苟住金泉村,不知道他具体住在哪一间屋子里,到了金泉村,他们就举着万苟寄回老家的信,在村头找了人问路。
\n
村头大树下坐了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听说是万苟的亲戚,热心地指点说你们进了村子先朝北走,然后再往西拐……这话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