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专注于走扶贫路线来刷政绩的地方官依然要钻研思玉的文章;更不要提那些还没有正式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了,想要考功名吗?依然要去背诵思玉文章集。
\n
又因为思玉写的那篇和海洋贸易有关的文章,朝中的老狐狸们对她竟然还有几分尊敬。哪怕他们摆出这份尊敬是为了从思玉那里得到更多的干货,但这也是尊敬。
\n
思玉并没有接受老狐狸们抛来的“媚眼”。
\n
安信侯府一直都在琢磨皇上的心思,她们要借的一直都是皇权的势。皇上既然看出了海洋贸易的远大前景,他肯定会把这一块死死地捏在自己手上。恰好呢,以前最好的造船工匠都在世家手里,现在则都在皇上手里。民间的技术一时半会儿还追不上来。但除了船,还得有人。皇上不可能自己弄出几千个分身,把所有事情包圆了。
\n
在印书坊一事上,皇上显然尝到了提拔女人的好处。
\n
那么海洋贸易是不是也可以交给女人来负责呢?虽然朝中的官员肯定会反对,但一来海洋贸易这块是全新的领域,皇上完全可以为此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而新部门的用人标准本来就值得商议。二来皇上作为开国皇帝此时还能稳稳地压制住朝臣。
\n
于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便显得十分理所当然。
\n
皇上大手一挥在秋蕴书院的旧址上成立了海洋学院,提拔思玉为院长,同时提拔了思玉的开山大徒弟万喜乐为老师。海洋学院中虽然也教授四书五经,但重点课程必然会和海洋贸易有关。只要学生通过朝廷考核,就能直接提拔到新成立的部门中。
\n
当海洋学院对外招生时,之前安信侯府家学的女学生们毫无疑问全员报名。除此之外还有昌华郡主等贵勋女子以身作则进入学院学习。虽然学院没说不招男人,但前来报名的男人却很少。皇上在这里玩了一手阳谋,男人们大多自命不凡,觉得他们明明可以走正统仕途、得高官厚禄,何必考这个海洋学院,使得前途充满了局限性?
\n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