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除了豫、徐、荆、扬四州书院中的学子,迁至寿春的仁德书院内无数学子那也是日夜讨论分析,不乏提出着一些奇谋献策。
以一言概之,那便是武德充沛得吓人,一个个都恨不得现在就冲去前线为丞相助力,杀贼兴汉。
如今已有十二的阿斗、李相二人,也在李基北伐前的安排下隐瞒身份到了仁德书院内就读。
在这等浓烈的武德氛围下,满脸和善的阿斗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时常参与着一些同窗学子们的讨论,基本也是笑呵呵地听着少有出声。
就连各门学业,阿斗在同龄人中显得也是相当的中庸,既不突出,也不至于差得倒数。
不过阿斗的人缘却是极好,在仁德书院内与谁都能说得上几句话,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都快成了书院里的万事通。
与之相比,作为易名“李斗”的阿斗名义上的兄长,李相也易名为“李丞”,并且成了同龄人中耀眼得吓人的魁首般的人物。
天文地理、奇门阴阳、治政杂学等等学业,李相都是无可争议的同龄第一,风头甚至隐隐能与年长李相四岁的陆逊相提并论。
须得知晓,陆逊作为丞相门生之一,即便是在仁德书院内的诸多学子眼中那也是特殊的。
在诸多学子看来,也就是陆逊生不逢时,比之诸葛亮之流年幼了几年。
等陆逊学业初成之时,丞相已然无暇时时到书院教导门生,多是由同门师兄代为授课。
这也导致自诩才学无双的陆逊,未能如同门师兄那般提前出仕,迄今都还只能在仁德书院继续学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