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亦知黄巾贼势大,可备不惧死,唯惧百姓被黄巾贼所害,故以备决心率两千义军出城讨贼!!”
这一番话,刘备说得情深意切,让人动容不已。
一时间,不仅仅是那些等着出城的豪强地主们为之侧目,义军们更是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而站在城墙上的刘焉,眉头也是一拧,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误会了刘备的用意。
只是,刘焉一想到如今城内短缺的兵力,还是喝道。
“其心可嘉,但鲁莽而为不仅仅是害了卿卿性命,更是会连累那两千义军,本官身为涿郡太守,焉能任由你胡乱而为?”
刘备闻言,一咬牙,开口道。“叔父,备愿立下军令状。”
军令状?
此言一出,倒是让刘焉颇为震惊。
一般而言,违背军令状的后果可是异常严重的,典故里“挥泪斩马谡”之中,诸葛亮之所以不得不斩了马谡,就是因为马谡事先立下了军令状。
纵观整个汉末时代,也唯有夏侯惇一人军令状当厕纸,打了败仗非但屁事没有,反而是官职嘎嘎升。
“玄德,你一介白身,拿什么来立军令状,你一人背得起这两千义军的性命吗?”刘焉悠悠地反问道。
这话里话外,所流露的轻蔑之意,让刘备的脸色都隐隐有些涨红。
或许,别人会对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高看一眼,但刘焉作为被朝廷官方承认且身居太守一职的汉室宗亲,根本就不会重视一介白身的刘备。
关羽见状,那微眯着的眼睛流露出一丝杀意,然后往前一步,也不对刘焉拱手行礼,而是高声道。
“关某,也愿与大哥共立军令状。”
“你又是何人?”
刘焉再度反问了一句,显然没有将声名不显的关羽放在眼里。
只是,令刘焉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连串的话语却也无形之中激怒了两千义军。
这两千义军几乎每一个都是刘备亲自招募的,或许刘备称不上知兵懂兵,但是刘备却是具备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个人魅力,让这两千义军内心对刘备可谓是多有尊敬。
如今城门之下的一番争论,除了暴露了作为外来官员的太守刘焉颇为无耻之外,更是将刘备的仁德大义给凸显了出来。
站在这些涿县出身的义军眼中,刘备所做所为完全就是为了保护涿县的乡亲父老,为此不惜散尽家财,赌上性命立上军令状。
然而,刘焉尽管说得大义凛然,但那些豪族地主出城畅通无阻,对于刘备却是多加阻碍,无疑是显得别有用心。
“我亦愿追随刘大人立下军令状。”
先是颇为零碎的一两声,然后这一句话在义军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