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一套法子。
布匹越整齐越大自然越贵,乡亲也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好的布,于是刘湛改口零碎的布也换,针线也换,碗筷瓢盆也换。
他的手往袋子里抓一把,抓多少就是多少了,他人小手小抓得也不多,村民看他年纪小家里也确实困难便不计较。
竟是让刘湛用一斗粗粮就换回来一大堆有新有旧的布,还换到了不少生活用品。
三位夫人及老太太最在行针线活,仅仅用两天时间就把被子缝好了,又浆洗干净,虽然不同颜色的布缝合在一起并不好看,好歹是能够睡个暖和的觉。
“刘家嫂子,我们到山上采野菜,你们去不?”
次日一早,村里妇人结伴进山采山货,那位曾经送水桶给刘家的婶子在门口问道。
刘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蹦出来了。“张家婶子我们去,请稍等!”
三兄弟一早就跟着其他佃农下田去了,别看水稻已经快成熟就不用管了,除草捉虫赶鸟样样都要人照看。
有热心的村民上来提醒,十亩地可是刘家的命根子,还指望着粮食过冬呢!三兄弟哪里坐得住忙跟着去护理田地。
最终一起上山的只有刘湛和赵氏,宁氏说是偶感风寒需要静养,方氏则说是要照顾老太太。
赵氏用剩下的碎布做了个头巾把头发拢起来,休息了几天人也精神了不少。
刘湛一路上都仔细的记住了进山的路线,妇人们采什么他们也跟着采什么,一开始赵氏还有些放不开,慢慢的也能跟妇人们攀谈在一起。
妇人们见她对过日子一窍不通便都七嘴八舌地指导起来。
张婶子最是热心直拉着赵氏分辨野菜。“这是地衣,别看它看起来脏,洗干净了拿来煮什么都行可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