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总结。“禀宋先生,半年来的情况大致如此。”
宋凤林点头,眼中透着满意。
刘成又道:“咱们手中的买卖里面毛皮生意的利润最高,两百钱收来的兔皮到了中原能卖三百钱,若是纯色兔皮,例如黑色白色,更能卖六百钱一件。”
说起毛皮生意,大家都十分兴奋。
“中原市面上的毛皮大多是塞外牧民野猎得来,毛皮表面难免有伤,唯有我们养殖取出的毛皮又完整又干净,每次一到货便销售一空。”有大掌柜高兴道。
又有大掌柜道:“咱们的毛皮都带厚厚的一层夹绒,中原养殖的毛皮毛发稀疏单薄,即便价钱便宜一半也没有我们的好卖。”
今年宋凤林也是打算激励更多农户闲时养殖兔子。
谈话间有随从进来添茶,又上了些冰镇的瓜果。
大家都在说着毛皮的事,这时刘湛回来了,掌柜们忙起身见礼。
“你们继续。”刘湛摆手径自坐到宋凤林隔壁喝茶吃果子。
宋凤林合上账册。“笔架岭那片最早落户的新村开荒造田已经完成,可让他们学习养殖。”
兔子好养活,割些野草便能喂养。
刘成道:“这好办,我可以请一些养殖老手去传授经验,就是种兔种貂数量怕是不够。”
“先不忙教他们养貂子,把兔子养好了再说,”宋凤林想了想,至于种兔的问题。
刘湛接下了他的话:“我让士兵上山去抓,牛脊峰那一带野兔多的很。”
“我代百姓谢谢将军。”刘成立即起身。
“对了。”有一名大掌柜想起一事。“种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