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开戏,有边鼓的叮咚声传来。
“去看看吧。”刘湛心情极好。
赵千户把船撑到戏台附近,寻了处不远不近的位置。
未几,越来越多的乌篷船汇聚在戏台子前听曲,有沧州当地的富户乡绅,也有普通老百姓。
今日来的戏班子乃沧州当地有名的莲生班,最是擅长水磨调,腔调软糯细腻,就像那糯米粉做的汤圆,黏黏腻腻的。
又因江南一带的方言乃吴语,文人戏称水磨调为吴侬软语。
“这戏曲里就透着江南人的性格,地方富庶吃穿不愁,尽是在伤春悲秋了。”刘湛左手搂着人,右手捏水煮花生吃,这黏腻的腔调听得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江南出才子,北疆多将士,古早就有定论。”宋凤林会吴语听得十分习惯,词曲都谱得极好。
“你还记得齐云山流行的山歌吗?”刘湛恶劣的笑。
北疆民风彪悍山歌也是直白又粗犷,诸如阿哥阿妹滚草地之类的。
被刘湛一提醒,宋凤林只觉得山水画里落了只灰突突的野猪,霎时间啥风景都没有了。
被煞了风景的宋凤林气得掐了他一把。
“哈哈哈。”刘湛乐得哈哈大笑。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乌篷船过来听曲,占满了一片荷塘,随之而来还有撑着小舟卖酒水吃食的小贩。
“船上的贵客,要不要来点酒菜,我们是东运楼的小厮,可以给您送来,保证饭菜热乎。”
有小厮撑着盆大的小舟在各船间穿行,每到一处便低声询问,拉生意之余也小心不惊了贵客雅兴。
“那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