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抵制的商家要么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大吉,要么最终服软,接入平台。
一段时间之后,这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就习以为常了。
其他的还有建材、装修、超市等等行业都是如此。
每款产品从质检完出场开始,都被纳入到云平台的统一数据库中。
对于消费者来说,各种参数标准直接扫描就会有详细的标注。
甚至还能查询到生产负责人跟质检负责人的名字以及电话。
假货上直接用真货的码?
不存在的!
起码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人能够在云平台的监管之下仿造出能够接入云平台数据库的量子标识码。
就算未来真有能仿制出这种用于身份认证的量子标识码的人,大概也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毕竟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能掌握这种技术的人,随便干点什么,那些科技企业开出的年薪起码是千万起步,完全没必要去赚这种要把牢底坐穿的钱。
再加上溯源如此强大,真出了任何问题,想要找到责任人太轻松了,自然以身犯险的人越来越少。
用道德跟法律无法完全约束的领域最终还是通过技术达成了。
当然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现在华夏很难找到那种极为便宜的东西了。
比如外卖价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