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少师第一个站了出来。
当今圣人年幼,需要一帮能臣辅佐。
冯少师、叶少傅、金少保,这三位是先帝还在世时,为太子选择的老师。
鸿康帝继位后,这三位也一直留在他身旁辅佐。
而在这三孤之上,还有三公。
赵太傅、宋太师以及莫太保。
这些人之中,鸿康帝最信任的人就是宋太师,平日里,也最喜欢听他的意见。
当然,要是问宋太师本人,他定然不会这般认为。
别看当今圣人年纪小,实则最有主意。也不是他有主意,而是他深知在这朝堂谁对他最忠诚、他最该对谁放心。
很多争执不休的重要决策,圣人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可为了安抚臣子,显示他的公正,也为了不将那个人一次次推到台前,就会暗示宋太师在适当时刻站出来——
宋太师心想着:不是他最得圣人的信任,而是在这些人中他最识趣,圣人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让他怎么说他就怎么说。
按理说,身为太师不该如此放任圣人。
但谁让圣人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呢。
他乐于去当那个被拱到台前的人。
看这满朝文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官之道。说起这官场学问,都能说出好多门门道道。
而宋太师的为官之道很简单,那就是谨守本分、追随圣人。
大闽朝有那么多的能臣才子,不缺他这么个出谋划策之人。相反,宋太师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