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大厂,确实难度太大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虽然福利不能和大厂相比,但是作为在美国职业的起点,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对方愿意花钱给自己办工作签证,可以以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作打算。
这些初创公司里也分三六九等,已经上市并且持续盈利的,跻身独角兽正在瞄准时机上市的,现金流紧张苦撑的,还有曾经的市场被抢走现在开始裁员的,简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相比一直是行业领头羊的大厂,这些公司反而更喜欢有经验的员工,希望招了人抓来就能顶用。对需要培养至少六个月以上的新人,兴趣寥寥。
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逛了一圈,林南想到在大厂都走到这一步了,有些不甘心。
他决定给面试官发感谢信。这个过时的招数是学校的职业计划课程教过的。可是他昨天太紧张,没有找面试官要联系方式。
要不找猎头询问面试官的邮箱地址?可是转念一想,这就等于去询问秦川的联系方式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妥。
这时候邮件突然有了新邮件提醒,发信人是大厂的后缀。林南既迫切地想要打开,又害怕是拒信。
唉,早死早超生吧。林南点开了邮件。
还好,只是大厂猎头的邮件,说今天内部会开了一个会议,面试官讨论非常激烈,如果他们这周商量出结果,自己最迟下周会给林南打电话,让他耐心等待。
母亲的电话来了,因为时差关系,母亲总是在这个时候打来,是国内的清晨,美国的下午。母亲询问了林南面试如何,叮嘱了几句多加衣服,以及不要不舍得用钱之类的话就挂上了电话。
在美国的这三年,林南从来报喜不报忧,和家里每周通一次电话。虽然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个话题,但是林南还是坚持每周都打,只是让父母放心。
林南这天夜里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赶紧网投了好几家别的公司,忙到半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