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还站在岸边指指点点,谁家哭得约略利害些,就要被扣上不敬龙王的高帽,若是献祭之后还未降雨,恐怕这罪还要牵连到那些哭泣的家庭上,更何况去把孩子们抢回来。”
\n
“就在我们绝望之时,是陆大人乘着马飞驰回来,把孩子夺下。他被那些自私的人指着鼻子骂,乡绅与富商的家丁举起刀剑相向,不肯让他带着孩子离开,我们花了很多力气,也流了很多血才成功杀出了一条生路。”
\n
“但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兖州迟迟不降雨,那些人就把罪责都归咎在陆大人身上,说是他抢走了龙王的侍童,龙王发怒,再不肯给兖州降雨了。也不知道是谁提议,说要平息龙王怒气,就得把陆大人沉舟献祭,于是才有了这份万民请愿书。”
\n
时尘安说完这话,早已泪流满面。
\n
她知道要让别人听清楚,话自然要说得简洁,但她是亲历者,是绝无可能把自己从往事之中剥离得一干二净。因此她只能拼命地忍受着恐惧与胆寒,忍着摇摇欲坠的眼泪。
\n
一块折叠齐整,散发着淡淡龙涎香的帕子递到了眼前,时尘安一怔,她低垂着脑袋,接过帕子,按在了眼角,帕子将泪水吸走后,也同样变得湿润。
\n
皇帝刚从昭狱回来,自然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当年的事远不如时尘安说得那般平静。
\n
河边对于幼童的争抢几乎在瞬间发展成一场械斗,几万个人执着农具器械在河边打成一团,昔日的邻居朋友在死亡的恐惧下都变成了碍眼之人,他们举着锄头互相要置对方于死地,一个又一个人倒下,河水很快被染成了可怕的红色。
\n
即使是陆行舟那样的成年男子回忆起来,也不免战栗齿寒,何况彼时只有十三岁的时尘安。
\n
但她并没有讲当时她又是什么处境,她的家人是否受伤遇难,她的妹妹是否得救,趁此也博些同情。她只是想救陆行舟,因此她只告诉皇帝她妹妹也在幼童之列,以此来证明此事的真实性。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