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那时的慕容允绪,
也正努力成为一个父亲那样的人。
母妃说,父亲为民生大计忙碌,
才没那样多时间伴着他,若他能如父亲少时那般令人瞩目,他的父亲与祖父,一定也会夸赞他。
于是,他日日跟着从前教父亲的太傅习诗书礼乐,做人之道,旁的堂弟们都在外招猫逗狗,满地乱跑时,只他一人,日日留在文华殿埋头苦读,连太傅也对他刮目相看。
只可惜,他天资不如父亲,无论如何刻苦,总不能如父亲般三岁能诵诗,五岁能做文,八岁便能与皇祖父议政论,谈得失。
他记得分外清楚,皇祖父望着他失望的眼神,像一把尖刀,刺痛了他年幼的心。
宫里曾有风言风语,太子是为帝王的可造之材,可太子嫡长子,却并非那块料,连陛下都开始犹豫,到底是否该因此改立太子。
那时他终日惶恐,生怕自己拖累了父亲,更因自己的不出色而自卑不堪,整整三年不敢抬起头。
直到三年后,他十岁那年,父亲南下治理水患归来后,忽染恶疾,一病不起,直至临终前,将他唤至床边,艰难开合的双唇,断断续续吐出一句:“我儿,堪承父业。”
他自记事来,第一次在旁人面前哭得那样涕泪横流。
这是来自父亲的肯定,这个天底下最好的人,为何却要英年早逝?
他疑惑而痛苦,与皇祖父一样。
那日皇祖父亦在旁,闻言,惊异的忘一眼床边这个瘦小的孩子。太子握着他的手说出最后一句话:“父皇,绪儿,是个好孩子……”
兴许太子临终的话起了作用,又或许如旁人所料,皇帝不愿破了嫡长继位的规矩,太子殡天半年后,便下旨以年仅十岁的慕容允绪为皇太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