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未来。
“杜氏有功于我,他日若能得志,本将军绝不忘怀。”
杜骥要的就是刘义真的这个承诺,如此,他也可以向宗族交差了,当即激动道:“能得将军金口玉言,杜氏子弟虽死无怨。”
然而,杜骥并不知道,刘义真早就有扶持北方士族的想法。
原时空中,刘义符的下场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
徐羡之、傅亮、谢晦都是刘裕的心腹,对他忠心耿耿,但在刘裕死后,他们三人还是轻易废杀了刘义符。
难道刘义符没有自己的心腹吗?不,他有,那人名叫檀道济。
看看檀道济的履历:义熙九年(413年),刘义符任征虏将军,檀道济为征虏司马;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符转任豫州刺史,西中郎将,檀道济任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
刘裕称宋公,刘义符为宋国世子,檀道济兼任世子中庶子。
在刘裕临终前,又以檀道济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用以拱卫京师,保护刘义符。
但檀道济不念十余年的主仆旧情,甚至亲自带兵入宫,夺了刘义符的印玺。
如果刘义真做天子,当然不会像刘义符那样胡闹,但他也担心终有一日,这些人会串联在一起,对自己不利。
所以刘义真必须扶持北方士族,提拔一批忠心于自己的军功新贵,用以制衡刘裕留下的老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