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新思想,需要新式人物。县里的人再来,你就让他们给我们派个人来,有时候说好话是没有用的。”
曾凡说:“派个人来没这么难吧,我们提了好几次了,却一次也没有回音。我们这里是偏僻,可学校的条件是很好的,孩子们也很可爱,水平比较高。他们为什么都愿意留在城里啊!”
曾芸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县城里就没出过太多的人才,在外面的更是少的可怜,像庄辉这样凤毛麟角的人都往外面跑,像我这样没认真读过书的人都当了老师,别人的水平能高到哪里去?”
四伯说:“我早就和王举人商量好了,要办一个县里甚至省里最好的学校,过了年就招收外地的学生,实现你爹的心愿,大办教育,那些拿杨子瑜说事的人全是小人,嫉妒心作怪,你们都别当回事。”
“我就不信这个邪,明年招一百多个孩子,学校要扩建,看看吴科长还有什么话说?过了年他不对我点头哈腰才怪呢?”
曾凡说:“树大招风,说我们闲话的人会更多。”
曾芸说:“爹,曾凡的担心有道理,他们要是把我们抓进去,一年来的心血可就全完了!”
四伯说:“怕什么?我这个老头子都不怕,你们这些年轻人怕什么?他们来了就来找我好了。”
多日不见的于学监也来了,“几个月不来,县里的那些小人就想挑事!曾凡你放心,学校里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我来负责,你们尽管上你们的课,别的什么也不用管。他们有本事,却让我们这里成了省里最差的地方,像样的人都争先恐后往外跑,像什么话!”
曾芸说:“这样最好,得道多助,曾凡,你就放心吧。”
四伯对李瑶说:“他们派的那些人我可不放心,不是我说大话,县城里最好的学校的老师连曾芸都比不上,来了一个杨子瑜,是远远不够的,让你的同学都来,让曾凡的同学也来。”
曾芸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