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曾凡接过去看了好一会儿,交给李瑶,李瑶说:“你真笨,不是有地址呢?青岛?谁会在青岛?谁把我们情况摸得这么透?真是怪了。”
曾凡说:“阿强,你就说是杨子瑜寄来的,先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其它的话别多说。”
阿强走后,李瑶对曾凡说:“我也就和杨子瑜关系好点,这几年也没联系了,你的同学也好几年没联系了吧,会是谁呢,难道会是小凤?心有灵犀一点通?”
曾凡说:“她在上海,怎么会从青岛寄钱?”
李瑶说:“也许她又搬家了?别人也没这个经济实力啊,一伸手就是五百,简直是土豪的作派。”
曾凡说:“她要是真的想帮我们,肯定直接寄钱给我们,不用拐弯摸角的。也许是坠儿吧,这像是坠儿的风格。”
李瑶说:“对了,阿忠也许正在学写字,写成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奇怪。再说坠儿和阿忠对这里有感情,现在看来很可能是他们干的。”
曾凡说:“也不像,阿忠下苦力,五百大洋,不吃不喝也要七八年才能挣上这个数。”
李瑶说:“也许他们遇到了贵人了,脱胎换骨了?”
曾凡说:“但愿如此吧,这样自然是最好了。”
于是,寄钱的人在经过一番讨论后,不了了之。
自从曾凡回来后,山村里又有了喜气,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村民们喜气洋洋的等待新年的到来。
过年后,几个孩子去参加中学的考试了,结果,曾文和雪晴考中,其它的孩子全部落榜。
不过,没有考中的欢天喜地,考中的却愁眉苦脸。
曾凡和李瑶又商量一番后,对村里人说是有人寄来了一百大洋,毕竟五百是太大的数目,说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