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芝之所以知道这些,并非要一展文墨,她想扫落梅英,拣净溪之,以皑皑山泉水同白米煮上一碗粥,当是寒冬最有新意的吃食,毕竟在半山腰。
自己一介妇人出门不便,遂拉上朱韫馒头,李氏原就严防死守哪能真叫他们独处,以看馒头为由跟着去,林云芝想人多更好,采得多了腌蜜渍梅花、梅花汤饼、汤绽梅吃,于是挑个空日,四人浩浩荡荡去了梅林。
梅林外立起一座亭子,四角各挂有一铜铃,料峭春寒的风常戏-弄铜铃,山腰不时有脆铃余音绕梁不散。
亭子里头有休憩的条案圆墩,想是供文人歇脚作诗用,雪天梅景赏的人不少,大半是挨着外头看个热闹,深入幽径的少有。林云芝不傻,自然不敢折外头的,遂而成了幽径深处的访客。
朱韫有些囧道:“小娘子,真要采?”这红梅粉黛挂在梢头怎么都让人下不去手。
林云芝面色不变道:“不然带什么篮子?”见人脸色渐青,她捧腹笑道:“逗你的,你往繁花满树的枝丫下站着,虽说没有雅趣,但也不会坏他人雅致,我们捡的是落英,又不是花骨朵”
朱韫这才松了口气,梅林很大,枝丫交叠在头顶织成张花网,时不时风过林梢,漫天飘洒下花雨,捡起来倒是快,全然没有来时的担忧,约莫有一个时辰,除开玩得太野的馒头,余下人的篮子里铺了层厚厚的梅花瓣。
林云芝交代那些沾染落泥的不要捡,洗起来太费劲儿,为了回馈梅林,林云芝从怀里取出先头写好的诗笺,挂在低矮些的枝头上,只见素白信纸上,书着四句诗:
才看腊后得春晓,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春烧。
诗成于杨成斋,林云芝觉得用于此处委实恰当。李氏大字不识,馒头半大孩子更没心思在上头,唯有朱韫走近细看,登时满脸难以言表。
小娘子脾性乃他生平数十载仅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